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月,后金皇太极率领数万精兵,绕道蒙古,兵分两路,分别攻击长城关隘龙井关、大安口。时任明朝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的袁崇焕得到消息后虽做了一定的安排,但皇太极仍然突破大安口,进而攻破遵化、蓟州、通州等地,于十一月下旬兵临北京城下。这场京师保卫战就此打响。
在北京德胜门,皇太极亲率大军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展开大战。在北京广渠门,此时袁崇焕、祖大寿率九千关宁铁骑迎战莽古尔泰率领的满洲左翼四旗及蒙古兵二千。两场大战双方互有胜负,之后皇太极开始撤退。
后金军败退以后,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并让锦衣卫进行审讯,一年之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金军是从大安口入关的,袁崇焕虽有部署,却应对不当,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朝廷众臣却认为袁崇焕纵敌深入之嫌,而且此事牵扯到党争中,袁崇焕则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资料图片)
再看这场京师保卫战,后金皇太极率军攻打北京城,明军奋力抵抗,击溃后金军,且后金军伤亡不小。史料并没有记载明军的伤亡情况,但按照明军的精锐程度,伤亡不可能比后金军还小,再加上遵化、蓟州、通州等地被攻破,明军损失显然要大得多。
不过,战争的胜负不是根据伤亡情况来判断的,而是由战略目标是否实现来判断。明军保卫京城,最终击溃敌人,也达到了战略目的,所以可以认为是明军取得了胜利。
但后金军就是打了败仗吗?皇太极的战略目标又是什么?以往皇太极总是想法设法去攻打宁锦防线,却屡屡被击败。此次皇太极突然绕道蒙古,攻打北京城,其实是做了个战略上的尝试,所以皇太极攻打北京城并非为了击败明朝或占领北京,也并非入关抢劫掳掠,只是试探明军的虚实。皇太极撤军,原因有两点:1.明军会有更多勤王军队到达京城,皇太极不敢久留北京城;2.皇太极已经达到了试探明军的虚实的战略目标。所以这场京师保卫战,对于皇太极而言,后金同样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之后,皇太极明白宁锦防线虽然攻不破,但却可以轻松地绕过去。皇太极如果想入主中原,宁锦防线就像一颗钉子一样,他必须要拔掉,否则祸患无穷,但皇太极只想到中原地区抢劫一番,却无须理会宁锦防线,直接绕过去就行了。那么宁锦防线的战略意义就下降很多。
后来,皇太极用行动证明他在这场战争中试探明军虚实是多么有意义: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皇太极兵分四路,从大同、宣化一带破关口而入,虽没有攻略城池,却在各村寨掳掠;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阿济格等率军入关,清军(已建立大清)克12城,56战皆胜,获人畜17万9千8百,被屠杀者不计其数!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多尔衮率军入关,攻破济南,杀烧一空,获人畜46万2千3百,孙承宗被杀。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阿巴泰率军入关,俘获人口36万9千人,驼、马、骡、牛、驴、羊共32万1千余头。
京师保卫战之后,后金军彻底地把明朝边境当作自家后花园,没钱的时候就过来抢劫一番。后金四次入关,收获一次比一次大,掳掠人口近百万,牲畜也近百万。必须注意的是,掳掠的人口都是青壮年,老幼均被屠杀。明朝也在一次次被掳掠的过程中慢慢耗尽力气,慢慢衰落。
所以这场京师保卫战,获益最大的其实是后金军,皇太极得到了他最要想的情报,并开辟了新战场,导致明朝花费无数人力、物力打造的宁锦防线形同虚设。而明军表面上击溃后金军,看起来是取得胜利,但明军虚实尽被皇太极所知,明军算是一败涂地。之后后金军屡屡破关,明朝也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只能任由后金军烧杀掳掠。只是不知如果袁崇焕不死的话,会不会有办法阻止后金军?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