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解释: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2、”(这章理解起来比较难,也很关键)详解:由上可见,这种解释根本就不知道何谓“位”。
【资料图】
3、前章,曾对“位”与《易经》的关系有了相应的揭示。
4、《易经》,中华文明之源。
5、孔子与《易经》的关系,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及。
6、如果连“位”都不理解,显然是无法明白《易经》的,当然对《论语》也只能瞎解了。
7、就像本章的解释,这解释都有其“位”,但都把“位”当职位了,其所“立”错了,其解当然就不可能对,这真的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了。
8、更重要的是,三人也是通常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9、”断句是错的,应该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1、“位”,就是位次,就是所“止”,就是所“立”。
12、“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即所“位”、即所“立”、即所“止”。
13、有所“立”,则“立”其“有”,其“有”必有其“位”,何谓“有”?用现代术语,就是“存在”。
14、与“有”相对的就是“无”,“有”有其“位”,“无”有其“位”吗?两千年后,海德格尔关于“有”的思考是以其对“无”的思考为背景的,存在与非存在,海氏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倒不在?”对于这样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孔子两千多年前的回答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5、对于孔子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以何立”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而不是海德格尔的“何以立”的“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倒不在?”至少对于中前期的海氏,孔子和他有着“以何立”与“何以立”的分野,海氏的“何以立”没有参悟到何谓“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因而才有“何以立”的纠缠。
16、而孔子悟之而摆脱“何以立”源始境界的纠缠而直抵“以何立”的当下境界。
17、从“何立”现象境界到“何以立”源始境界再到“以何立”当下境界,对应着“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三重境界,不辩此,无以谈儒学、西学。
18、不过要补充一句,别把这三种境界和禅宗连一起,否则一棍打你色身星散,禅宗岂是儒学、西学可思可议?“患”,即“畏”,对于海氏来说,“畏”启示着“无”的源始境界。
19、海氏将“无”从“何立”现象境界对“有”的单纯、抽象否定,拯救性地开拓为“何以立”的源始境界使得“有”得以而有,其对西学的功劳是大大的。
20、但对于儒家来说,这还不够,困于“何以立”的源始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犹未脚跟落地。
21、但后期海氏已经开始打开这源始境界的大黑笼,用存在之“思”的源构域展现当下的生机,可以说,海氏最后已经触及“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境界。
22、在第六节里,曾说“当然,西学之内也并不都是糊涂蛋,例如马克思、海德格尔,他们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图以来西学完全不同的道路。
23、从气质上说,马克思走的是刚阳路子,而海德格尔是阴柔的,这方面的研究,这里就不展开了”。
24、而前面曾把马克思与孔子来了一番对照,这里把海氏抓来,也算把第六节中的不展开来了一个初步的展开。
2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患”,以“不患”的“无位”而“立”,“立”在古代是和“位”相通的,“患,所以立”,“患,所以位”也。
26、老子说“人之大患,患其有身”,其实,凡其“有”,必有其“患”,在海氏则认为,只有“畏”、即“患”,使此在本真地能在。
27、而“不患,莫己知求”,“求”,选择。
28、“莫己知求”,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
29、“为可知也”,“为”,就;“可”,能。
30、后期海氏存在之“思”的源构域,与此“能知”可参照参悟。
3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就是“能知”,就是存在之“思”在天地人境界当下大易流行、生生不息。
32、儒家,内圣、外王,“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33、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4、”的内圣,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外王和相互相成的。
35、这是参悟儒家之说的大关键,岂是如上边通常解释可识,更不是鲁迅、胡适等吃洋人残唾之辈可识。
36、后世儒家,多于内圣入手,却不知何谓内圣,最后拼凑了点宋明理学、新儒家,可笑可怜;至于外王之说,更被弄成汉儒的把戏,用假儒的“鲁式”混杂被法家光大的“齐式”,为祸中国两千年。
37、这些都和孔子无关,异化本来就是一个普遍现象,这问马克思就最清楚了。
38、直译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39、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0、”孔子说:“不患”,无位次;“患”,以“不患”的“无位次”而“位次”。
41、“不患”,不以自己“所知”来选择,就是“能知”。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