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淄博市周村区政协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作用,坚持把协商贯穿提案工作“提”“审”“督”“评”各环节、全过程,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提”前协商,确保提案“提得准”
坚持把源头管控作为提案提质增效的关键,着力引导委员在提高提案质量上下功夫。重委员知情明政。每年全体会议前,通过“智慧周村”等平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提案线索,为提案者撰写提案提供参考。通过座谈会、通报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通报全区和各部门单位工作情况,为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知情明政提供便利;重素质能力提升。举办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委员撰写提案的能力。编纂优秀提案选编、提案基础知识汇编供委员学习参考;重提案选题引导。召开提案协商征集座谈会,围绕全区产业链主攻方向,提前向党派团体通报提案选题参考,定向培育“不锈钢产业集群发展”“家具产业链提档升级”等一批观点鲜明、见解深刻、可操作性强的提案。重视发挥住周市政协委员作用,结合选题方向让提案者与相关部门“点对点”沟通协商,力争提得更精准。近年来,先后围绕“张周一体化发展”“将淄博大学城打造成人才聚集高地”等策划选题,引起更高层级重视,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坚持“审”中协商,确保提案“质量高”
按照“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要求,严格立案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做好审查协商,切实把好提案质量关。严把立案关口。实行“三审定案”,确保提案立得住。全体会议期间对提案进行初审,会后进行复审和终审。审查过程中加强与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和区委编办会商,厘清职责边界,确定承办单位,落实提案办理责任;以审查促质量。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提案与提案者进行面对面沟通协商,采用“补、修、转、撤”等方式予以处理。通过严格审查,切实让每件提案都有价值,都成为提案精品,提案“立案率”稳定在85%左右;推行提案预交。创新“网上预交、协商调整、正式交办”工作机制,通过周村区智慧政协综合管理平台将所有立案提案进行预交办,根据承办部门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汇总,对有争议的提案逐件进行协商调整,确保提案交办科学、分办合理。
坚持“督”办协商,确保提案“办得好”
坚持把提案办理落实作为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督办协商,汇聚合力助推提案办理协商深耕细作。重点提案重点督办。实行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领办督办,区政协主席、副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制度。今年,区委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关于加快我区老字号品牌发展,振兴老字号的建议》的提案,依托“淄博老字号·界别同心汇”平台,举行了“完善‘老字号集聚区’建设、促进商文旅融合发展”协商聚识活动,党政领导领衔督办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将重点提案督办与专题协商、视察监督等工作相融合,深入承办单位通过实地调研、协商座谈、调度办理情况等开展督办工作,推动提案落到实处;强化提案跟踪督办。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将提案督办纳入重点督查范围,采用电话提醒、专项调度、走访调研等方式进行督办,对办理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退回重办,确保提案办理质量。区政协建立提案持续办理工作机制,让提案办理从“答复为先”变“落实为要”,有效解决部分提案“答完未办完”“年年提年年办”等问题。近年来,有114件B类提案转为A类,并续复提案者,提案落实率逐年提升;丰富协商督办形式。积极搭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将委员提案转化为协商议题,通过提办双方“零距离”协商,达到了让委员满意、让问题解决、让建议落地的效果。比如,委员连续两年提出关于建成周村水库湿地公园的建议,区政府会同区政协通过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现场视察等征求委员建议,投资8000万元建成白云湖湿地公园,成为淄博西部生态屏障工程。《光明日报》客户端、《联合日报》等媒体对相关工作予以报道。
坚持“评”价协商,确保提案“见实效”
坚持多层次协商、多维度评议,积极推进提案公开工作,达到以评促质、以评促办、以评促改的良好效果。提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区委、区政府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全区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并赋予一定分值。区政协专门制定考核评议办法,结合承办单位自评和提案者《提案办理征询意见表》反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报区委考核办,进一步推动了提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提案办理民主评议。每年选取提案办理较多的2至3个部门单位进行民主评议,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及常委会会议评议,极大地提高了提案办理实效,促进了评议部门工作提升、作风转变;实现提案向社会公开。自2012年以来,2000余件提案和提案办理结果实现网上同步向社会公开,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对提案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公众参与提案工作的途径更加广泛、经常、有序,监督更加有力、客观、公正,倒逼提案办理质量提升。
(作者:国卫兵)